7月5日,一场降雨过后,宁夏的戈壁,骄阳似火。在灵武市广袤的土地上,由宁夏第二建筑有限公司牵头施工的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已全容量并网。而在石嘴山市平罗县红崖子乡连绵的沙丘间,该公司总承包的FEPC宁夏星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石嘴山市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升压站一次倒送电成功,部分光伏矩阵也已向电网输送着清洁电力。“随着焊枪火花与电子蜂鸣交织,两大‘百万千瓦级’新能源旗舰项目都已成功并网,宣告了我区新能源版图嵌入两块百万千瓦级‘绿电拼图’。”宁夏二建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两大百万千瓦级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两大项目攻坚史,堪称与自然角力的壮歌。宁夏二建在自治区重点项目攻坚战中,坚持党建引领,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通过“攻坚克难保节点”主题活动,践行“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誓言,全面筑牢决战意志,确保工程节点目标高效达成。
项目施工现场。
其中,灵武项目自去年11月30日打下首根桩基,213天完成百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创下极限工期标杆。承建方宁夏二建的建设者们头顶烈日组织施工,夜晚挑灯调试设备,2000余名工人、150余台机械在沙海中协同冲锋。石嘴山项目则直面风沙肆虐,项目部创建的工地“小喇叭”化身战地指挥中枢——清晨6点20分,激昂号角划破沙丘寂静;天气预报精准指导作业安排;《我相信》的旋律驱散疲惫;晚间“移动课堂”传递项目战报,声波所至之处,士气如虹。
石嘴山1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送电成功。
科技与生态的双翼,托举超级工程跨越险阻。宁夏二建的无人机组通过高精度测绘为灵武项目集电线路铺设与桩基定位提供“天眼”保障;智能平台整合可视化监控与移动打卡,2000余人施工流线尽在掌握。建设者们更将生态修复置于工程核心:进场材料定点归置,依据“适地适草”原则开辟植被恢复试验区,采用免耕播撒技术,最大限度守护脆弱生态。光伏板阵列之下,新绿正悄然萌发。
项目施工现场。
两座“绿电航母”的经济与生态吨位令人瞩目。总投资超60亿元,占地数万亩的荒漠废地变身能源沃土。灵武光伏并网后年发电量可达18.12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煤55.6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2.97万吨。当电流沿着“西电东送”通道奔涌向东,宁夏夜空将被来自戈壁的清洁能量点亮。
夜幕低垂,广袤的光伏板阵列在星辉下泛着金属幽光。灵武与石嘴山两大电站如同镶嵌在塞上荒漠的能源双子星,以每分钟数万度绿电产出重塑着黄土地的能源基因。这里输出的不仅是电流,更是一个我区向低碳未来坚定转型的磅礴能量——当荒漠与阳光碰撞,戈壁滩正生长出最硬核的绿色答案。(宁夏日报记者 李峰 文/图)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