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保增长、促稳定,一段时间以来,宁夏国资国企为我区高校毕业生不停的释放职位,确保招聘高校毕业生数量较去年增长40%。为此,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要求权属公司加大稳岗就业力度的同时,更是喊出了无特殊情况不减员的口号。
在施工技术岗位招聘时,记者注意到,宁夏建投附加了一项条款:应聘者须先到项目一线锻炼。周期:至少完成2到3个项目,或在项目一线锻炼2到3年。
针对附加条款,9月5日,宁夏建投副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王海琳解释说:让刚走出校门的孩子到一线锻炼,这是宁夏建投及权属公司多年的“传统”。
提起“传统”,王海琳笑称她自己也是从技术岗位上一路走来,从最初的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到分公司技术员、技术科科长、技术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再到宁夏建投科技创新部副部长,26年来她始终在技术岗位深耕。特别在近10年来,她越发认知道:科技创新才是建筑行业的“关键变量”,也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能有这样的体会,还要从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项目说起。
“没想到,这项施工工艺技术荣获了宁夏唯一的一项‘国家级施工工法’荣誉,填补了我区在这个领域内国家级施工工法的空白。”王海琳高兴道,不仅如此,因在博物馆项目中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该项目还荣获了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
曾2次担任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专家评审组专家,多次担任自治区地方标准立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专家组组长等;因科技创新专业技能优异,王海琳在宁夏建工科技处处长岗位后,和团队先后为企业争取1049万元科技创新奖补资金;并和团队一道为企业争得2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5项“国家级施工工法”荣誉、134项“自治区级施工工法”奖等;而在宁夏建投后,帮助集团所属3家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通过3个“国家级科技型中心企业”、9个“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

转载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作者:李峰
编辑:宗时风
责任编辑:何婉蓉
审签:马文伟